首页 > 所有文章 > 行业 >文章详情

罚单频出 理财监管加码 资金安全堪忧 如何规避风险 ?

来源: 北京商报 编辑: 饮霜 时间:2024-06-26 15:43:30 浏览量:81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颜)开年以来,理财业务罚单频现。6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按照罚单披露日期计算,今年以来已有10余家银行及分支机构、理财公司因涉及理财业务违规问题被监管处罚,主要涉及理财资金来源、用途违规,理财披露、投向不合规,销售不规范等。

银行理财业务罚单频现,监管加大处罚力度

以渝农商理财为例,该理财公司因存在全部公募理财产品持有单只证券市值超过该证券市值的30%,理财产品宣传推介材料审查不到位,被处以110万元罚款。

理财业务违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不久前,平安银行则因违规向理财产品提供融资、虚构风险缓释品、未计提风险加权资产,代客理财资金用于本行自营业务,理财产品相互交易,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合规,理财投资“名股实债”类资产未计入非标债权类资产投资统计,结构性存款业务实质是“假结构”等多项问题,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6723.98万元。其中,总行6073.98万元,分支机构650万元。

如何做到理财业务合规经营?

除渝农商理财、平安银行之外,年内还有工商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邮储银行满洲里市海关路营业所、中信银行盐城分行、浦发银行乌鲁木齐分行、浙商银行泰州分行、台州银行、汉口银行、杭州银行、乌鲁木齐银行、浙江海盐农商行等多家银行及分支机构因理财业务违规受处。

监管态度逐渐严厉,如何规避理财业务风险?

“近年来,理财业务频频被监管处罚的原因主要是违规操作或未按合同约定执行,然后就是信息披露、销售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理财业务资金来源、用途、投向涉及到业务合规,同时也涉及到很大的利益,部分机构为了尽快完成业务,对资金来源不做审核或放松审核,不按约定用途使用、挪用资金、规避监管,而上述问题出现的同时往往信息披露问题也会伴随其中。

监管政策逐步加严,如何让理财业务合规运营?

自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理财产品全面迈入净值化时期后,监管对理财业务的违规行为就加大了惩处力度。

理财业务进入新时代,如何确保规范经营?

针对理财业务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违规行为,近期频频传出监管新政策的消息。近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向辖内信托公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与理财公司合作业务合规管理的通知》,要求机构规范理财产品调节产品收益、不当交易风险资产、违规投资、不当估值等行为。

监管日益趋严,如何确保理财业务合规运营?

与此同时,也有消息称,监管对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也将下发文件;此外,据媒体报道,监管近日对未成立理财公司的银行理财业务风险作出提醒,要求部分省份相关城商行与农商行在2026年末将存量理财业务全部清理完毕。

未来监管政策如何演变?

“近年来,金融监管力度不断强化的趋势明显,且专业化持续提升,更加强调系统化‘一盘棋’统筹管理,不断压缩制度套利空间,监管工作日趋细化,对具体的业务违规细节把握充分,且对以往的违规事项的回溯与纠偏。”廖鹤凯认为,处罚是手段,相关文件的下发目的还是规范理财业务运营,及时查漏补缺,避免出现行业风险,严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加强监管,确保金融安全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6.8万亿元。其中理财公司存续规模最大,为22.47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3.85%。

如何看待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对于后续理财业务监管趋势及如何合规发展等问题,廖鹤凯指出,近年来,监管处罚的目的是规范理财业务运营,近期传出的相关文件主要还是为了弥补之前的监管漏洞,把潜在的风险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并有意识地全面排查相关具体涉及业务的情况,为后续整改纠偏作了详细的安排。银行、理财公司应及时查漏补缺,避免出现行业风险,严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理财业务严格按照监管指引、业务流程、合同约定执行,合规就不是问题。

未来金融市场乱象如何规避?

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认为,后续监管会更加严格,将加大理财业务的监管及处罚力度。与此同时,或也会考虑建立金融消费者保障机制,例如打通信息披露和消费者投诉渠道、完善理财公司对投资人的连带赔偿机制等。

引导读者评论、关注、点赞和感谢观看。